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_色视频线观看在线 _妽妽夹得我好舒服_国产真人一级a爱做片高潮_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

當前位置: 首頁 >縱橫 > 正文

誰的賣地收入,掉進了冰窟窿?!|天天觀察

2023-07-05 05:08:19 來源:米宅

1

土地財政模式,真走不下去了嗎?


【資料圖】

不敢下結(jié)論,但看完上半年的數(shù)據(jù),難是真的難。

土地之難,難于:2023年上半年,全國賣地收入大滑坡!

上半年全國的土地成績單出來了,一起看看吧:

1、土地供應規(guī)劃建筑面積21854.23萬㎡,同比下跌37.02%,較去年下半年下跌63.88%;

2、成交規(guī)劃建筑面積15438.32萬㎡,同比下跌37.43%,較去年下半年下跌71.5%。

3、上半年全國土地成交金額為9027.88億元,環(huán)比下降62.43%,較去年同期下降31.24%。

跌跌不休,上半年供應環(huán)跌6成、成交環(huán)跌7成、金額環(huán)跌6成!

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是事實是:

——全國土地成交金額,馬上要跌到2015年上半年的低谷了!

看圖:這是2011年至今,全國土地市場成交情況。

很明顯,近十年來,全國賣地收入最高的是2020年下半年,半年時間賣地收入超過3萬億。

那時候,隨便拉出來一個城市,土地財政都漂亮得很。

2011年至今,全國土地有3個低谷期:2012年上半年,2015年上半年,和2023年上半年。

而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出讓金,已經(jīng)跌到了近13年來第3低值!

2

土地之難,難于:土地市場冰凍三尺,一個比一個涼!

除了一線城市外,其余城市的土地市場相當難看。

首先,2023上半年,土地成交規(guī)模一二三四線全線下跌:

一線城市土地成交規(guī)模同比下跌25.9%;

二線城市同比下跌36.3%;

三四線城市同比下跌39%。

也有少數(shù)城市,退出集中土拍后,改成少量多次拍,還算有熱度,也有不少溢價地。

看看TOP5都是哪些城市:

北京,上半年土地出讓金額1077億元排名全國第一。

杭州,土地出讓金額1061億元排名全國第二。

上海,金額597億元排名全國第三。

廣州,金額593億元排名全國第四。

西安,金額487億元排名第五。

其余絕大部分城市,土地市場那是一個更比一個涼。

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吧。

看看武漢——

半年賣地收入,不及三年前的零頭!

2021年上半年,武漢短短半年賣地收入高達1028.71億元,比很多城市一年都多。

現(xiàn)在嘞?

今年上半年,加上周邊郊縣,武漢全市一共賣了29宗地,總金額175.36億元,同比下跌36%,和2021年上半年比大跌超80%!

看看金華——

半年賣地收入,快跌成蒼蠅腿兒了!

看圖,這是近三年來金華上半年賣地情況。

今年上半年,金華一共賣了9宗地,其中6宗都是安置房用地,商品住宅類用地只有3宗。

看看如履薄冰的昆明——

昆明的土地市場,早在2021年就不行了。

看圖,感受下昆明土地的涼意。

早在2021年,別的城市還賣地賣的如火如荼,昆明就已經(jīng)跌的不成樣了。

此后,一蹶不振。

今年上半年主城區(qū)一共賣了260.67畝,賣地總收入26.9億元。

如今的昆明,負面重重,困難重重,唉……

3

土地之難,難于:有些城市都不敢供地了!

整體上,今年各城供地規(guī)模,都在急速縮減。

尤其是住宅用地供應,更是創(chuàng)近五年新低。

之前都在20%以上,到2023年,住宅用地占比跌到了17.6%,最低的一年。

尤其是現(xiàn)在庫存壓力比較大的城市,住宅用地,不敢供,根本不敢供。

典型的2個東北城市沈陽、長春。

沈陽市場壓力大到什么程度?

2022年沈陽兩次土拍,只賣了14宗住宅用地,可以說沒一點熱度;

第三輪土拍呢?一看市場太冷,直接放棄不拍了!

更嚴重的是,沈陽2021/2022年拍過的地,大部分都還沒開發(fā),根本不敢動工。

如今呢?2023年沈陽宅地供地計劃出來后,供應量比去年跌了高達70%。

今年上半年,沈陽還沒有賣過一宗地!

長春市場,更加魔幻!

2019年,長春成交79宗商住用地,共計769萬㎡;

2020年,成交95宗地,共計815萬㎡;

2021年,成交112宗地,共計886萬㎡;

2022年呢?全年一共成交了4宗住宅用地,一共僅僅有18萬㎡。

一座城市苦哈哈賣一年地,不如人家賣一塊地!

4

土地之難,難于:成交金額、面積都在猛降,只有樓面價在漲!

看數(shù)據(jù)。

而且,還不是一兩個城市在漲,是很多城市都在漲。

——樓面價在漲:

2023上半年一線城市成交樓面價同比上漲9.1%,二線、三四線城市同比分別上漲4.5%、4%;

——溢價率也在漲:

尤其是6月,溢價率回升,且創(chuàng)近22個月以來溢價率新高。

上半年一線城市平均溢價率7.32%;

二線城市溢價率6.39%;

三四線城市溢價率6.63%;

為什么各項土地指標都在猛跌,地價卻在漲?

很簡單,人為調(diào)控,調(diào)整土地結(jié)構(gòu)嘛,比如放棄過去常賣的遠郊地,換成核心城區(qū)優(yōu)質(zhì)地。

關(guān)鍵是,把好地拿出來,來推高溢價率、推高平均樓面價,有意義嗎?能助推市場回暖嗎?能漲一漲市場情緒和預期嗎?

結(jié)果大家都看到了啊,必然不能??!

很多城市,土地推介會一輪接一輪的搞,土地一宗接一宗的終止下架,賣不動依然還是賣不動。

即便現(xiàn)在通過各種手段,流拍控制住了,平均地價起來了,還出現(xiàn)了少數(shù)溢價,但絕大多數(shù)城市的土地市場,依然沒有回暖。

5

現(xiàn)在的土地問題,根本不是流拍的問題、不是價格的問題。

是什么?

是現(xiàn)在根本不敢放開供地,一旦放開供,流拍數(shù)據(jù)會很難看的問題;

是政府著急賣地,無奈開發(fā)商不敢買、沒錢買、沒預期買的問題;

是城投已經(jīng)兜底兩年,早就扛不住要退場的問題;

是之前供地太多行情又差,造城庫存積壓太難消化的問題;

是房子賣不動盈利困難的問題,買了地賣不出去房,地就要砸手里的問題;

是市場行情差預期不夠,商品房庫存太多導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;

以上,都是問題。

這一圈兒,就是一個問題循環(huán),困住了土地市場,困住了地方財政,困住了樓市里的千千萬萬!

所以土地市場的問題,靠人為調(diào)整,根本解決不了問題。

根源還是前端銷售端。

開發(fā)商房子賣不出去,看不到回款、看不到行情、看不到利潤,怎么會積極拿地?

土地交易量在跌,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在跌,價格也在跌,房東們賠錢也要拋售。

購房者,看不到土地回暖、看不到行情回暖,看不到交易回暖、看不到房價回暖,又怎能看到上漲預期?

看不到上漲預期,又怎么會積極入場買買買?

銷售端起不來,土地就別想回暖,一切都白搭!

賣地收入跌跌不休,太多城市的財政就扛不?。?/strong>

這一切,太難太難……

標簽: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