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9日,據(jù)路透社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,最常見的人造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將在7月被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宣布為“可能致癌”,這一話題登上熱搜榜第一。市面上銷售的諸多打上“無糖”標簽的食品飲料中,實際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劑。使用阿斯巴甜的一些無糖飲料還能不能喝了?聽聽江蘇疾控專家怎么說——
(資料圖)
目前,IARC依據(jù)患癌幾率的高低將致癌因素分為五類:
1類:對人類有確認的致癌性
2A類: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
2B類:有可能對人類致癌
3類:尚不能確定其是否對人體致癌
4類:對人體基本無致癌作用
根據(jù)媒體披露的信息,IARC將把阿斯巴甜列為“2B類”,即有可能對人類致癌。
就在不久前,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/世界衛(wèi)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(lián)合專家委員會(JECFA)也在調查阿斯巴甜對人體健康的影響,該機構于6月底召開會議,并且也將于7月14日宣布其調查結果。
早在今年5月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發(fā)布了一份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,建議大多數(shù)人應避免食用安賽蜜、阿斯巴甜、糖精、三氯蔗糖、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劑。
世衛(wèi)組織在指南中表示,有證據(jù)表明,使用非糖甜味劑對減少成人或兒童的體脂沒有任何長期益處。此外,長期使用非糖甜味劑可能會產生潛在的不良影響,例如導致成人患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風險增加。
據(jù)了解,上述指南所指的非糖甜味劑主要包括安賽蜜、阿斯巴甜、安美、甜蜜素、紐甜、糖精、三氯蔗糖、甜菊糖和甜菊糖衍生物等等。
阿斯巴甜是什么?
了解了此次事情的大概,再一起來看看此次事件的“主角”——阿斯巴甜,究竟是什么?
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(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成分)構成,可以像蛋白質一樣在體內被快速吸收,不會積蓄在體內,而且其中天冬氨酸可被人體直接利用。
阿斯巴甜的熱量很低,只有4186kJ/kg,是蔗糖的1/200,但甜度是等量的蔗糖的200倍。因為熱量低、甜度高的優(yōu)勢,阿斯巴甜在很多飲料和食品中都有應用。比如大家常喝的無糖可樂、口香糖、很多無糖食品中,很容易見到它的身影。
以后還能喝含阿斯巴甜的飲料嗎?
目前來看,甜味劑作為蔗糖替代物已經形成一種趨勢。根本問題是當前消費者從食品中攝入能量過多,超過了人體正常需求,控制量很重要。
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都屬于食品添加劑,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來使用,可以認為都沒有安全問題。建議大家:
第一,如果以前也吃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飲料,還是可以適量吃的,當然也不要吃或喝太多。
第二,如果是希望無糖食品和飲料幫助減肥,也不要抱有期待。減肥的關鍵是控制總能量的收支平衡。如果吃無糖食品、喝飲料,但大口吃肉也不運動,想減肥也不太可能。
新華日報·交匯點記者 王甜
編輯: 蔣明睿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