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《呂氏春秋·仲春紀(jì)·當(dāng)染》記載:“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:‘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,所以入者變,其色亦變,五入而以五色矣?!嗜静豢刹簧饕??!?font face="宋體">這段文字是說給素絲染色的工藝,是為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必染。《當(dāng)染》一文后面還有兩段文字,分別從國染與人染的角度,借用歷史上的具體事例,分析了必染的利與弊,這里不作詳述。宋代周敦頤《愛蓮說》有云:“蓮之出淤泥而不染”,又與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之意完全相反,是為不染??芍^是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頗為矛盾。
發(fā)生在戰(zhàn)國時期孟母三遷的故事是為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的必染,與《當(dāng)染》一文是異曲同工。
孟子在很小的時候,父親就去世了,孟母就帶著孟子居住在墓地旁守孝。墓地嘛,埋葬逝者的地方。在埋葬前,活著的人要做一番跪拜與哭嚎,以表示對逝者的思念。孟子和鄰居的小孩看到后,也就有模有樣地學(xué)著做跪拜與哭嚎。孟母看到后,就帶著孟子搬到集市旁邊去居住了。環(huán)境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。搬到集市旁邊后,孟子又和鄰居的孩子們模仿商人做生意,而且還模仿的特別像。要是評選模仿秀的話,孟子肯定是冠軍??墒敲夏覆贿@么看,商人嘛,屬于下九流人物。于是孟母又帶著孟子搬家,這次他們搬到了學(xué)校附近,住進(jìn)了學(xué)區(qū)房。具體這房子是租是買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孟子在學(xué)校的熏染下,變得守秩序、懂禮貌、喜讀書。孟母看到孟子的變化后,臉上才露出滿意的笑容。后來孟子通過不斷的努力,就成了亞圣。
明朝李東陽保善類的故事卻又與《愛蓮說》的觀點相近,解讀了“近墨者未必黑”的不染。
明李東陽是孝宗朝的托孤大臣之一。孝宗崩,武宗即位后,屢加李東陽為少傅兼太子太傅。同時武宗又違背祖制任命“八虎”之一的劉瑾入司禮。劉瑾是個頂級的壞人,入司禮后,李東陽兩次打報告請求辭官退休,報告批復(fù)都為“不許”,而批復(fù)報告的人都是劉瑾代武宗矯旨。想來,劉瑾是要拉李東陽下水與其同流合污狼狽為奸的,但劉瑾這個算盤打錯了?!睹魇防顤|陽傳》記載,李東陽留在朝堂后,盡自己所能救下了很多人,評價其為“留以保全善類”,是為久在河邊走不濕鞋者。
孟母三遷的必染與李東陽的不染,都是有道理的,二者并不矛盾,乃是品性使然,是為能染者必染,拒染者不染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