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錢沒權(quán),在北宋的官場上能走多遠?
有這么一個人,年少時家里窮得吃了上頓沒下頓,沒有權(quán)勢背景,卻僅僅用了10多年的時間,就從一個地方小吏,一路扶搖直上登上宰相之位。他就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成員之一--蔡確。
【資料圖】
蔡確從草根逆襲成為宰相,又從位極人臣隕落被貶,最后客死他鄉(xiāng);死后竟也不得安寧,被《宋史》列在奸臣傳之首。蔡確的職場生涯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?
蔡確,字持正,北宋泉州人。父親蔡黃裳為一清正廉潔的普通小吏。蔡確自幼家中生活十分困苦,直到他在仁宗嘉祐四年(公元1059年)考中進士才得以改善。按照常理,這樣一個家境貧寒的小子,不是閥閱世家,沒有萬貫家財,即使走入仕途大概也前途暗淡。但是他偏偏被一路提拔為宰相,助力王安石變法,深得神宗信任。他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呢?
微博上曾經(jīng)有過一個熱議的話題,"長得好看有用嗎?"在古代的官場上,答案是肯定的。早在唐代,朝廷就曾經(jīng)明確把"身言書判"作為選拔官員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蔡確任邠州司理參軍時,因為受賄被告發(fā)。陜西路都轉(zhuǎn)運使薛向本想治他的罪,但是見到蔡確本人,見其儀表秀偉,聽其言談,覺其聰慧非常,最后不但沒有治罪反而更對他稱贊有加。
除了顏值,蔡確的才氣和情商也很在線。韓絳任陜西宣撫使巡視地方時,受到蔡確的設(shè)宴款待。宴席上,蔡確作詩稱贊韓絳:"儒苑昔推唐吏部,將壇今拜漢淮陰。"巧妙地把韓絳比作唐朝文壇領(lǐng)袖韓愈和漢朝開國武將韓信這兩位姓韓的名人。聽到這樣的恭維,韓絳自然高興非常。他認為蔡確"絕非池中之物",于是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弟弟開封知府韓維。蔡確被韓維任命為管干右?guī)?,自此從地方小吏?dāng)上了京官。
蔡確在開封府沒干多久,韓維就卸任了,劉庠接任。依開封府舊例:新知府上任,屬下幕僚應(yīng)當(dāng)對新領(lǐng)導(dǎo)行庭參之禮,即文武官員俯身彎腰小跑進官廳,向新知府跪拜。蔡確不肯行禮,劉庠怒問他為何不行這歷來就有的禮節(jié)。蔡確說:"唐末五代時,藩鎮(zhèn)的掾?qū)俣际枪?jié)度使自己征辟的,因此才有庭參的禮儀。太祖開國后其他地方就廢止不用了,本朝太宗和真宗即位前都曾任過開封府尹,當(dāng)時府中屬官和他們尊卑太殊,因此開封府還有此禮。如今你我同朝為臣,侍奉皇上,這個先例不能再用。"劉庠無法反駁,只得向神宗告狀。誰知,宋神宗聽說后,大贊蔡確熟悉典故。王安石對此也頗為贊賞,推薦蔡確為三班主簿。
蔡確在御史臺任職9年,官位不高卻責(zé)任重,負責(zé)監(jiān)察彈劾百官甚至皇帝。在職期間,他忠于職責(zé),有史料記載受他彈劾的官員多達20多人。但作為資深職場人,他也很善長揣摩上意,"見風(fēng)使舵",因而屢屢加官進爵。
熙寧六年(公元1073年),王韶奉命開拓熙河,郭逵彈劾他公費使用過多。朝廷命杜純監(jiān)察,杜純查證后上奏說:"王韶使用的公款出入不明,無法查勘"。王安石不信,派蔡確復(fù)查。據(jù)說,蔡確為迎合王安石,盡力替王韶開脫。最后,郭逵、杜純受責(zé)。王韶得以繼續(xù)開拓熙河,保證了次年戰(zhàn)事勝利,拓地兩千里。捷訊傳來,神宗大喜,解下自己的玉帶賜給王安石。
蔡確善于觀察君主的意圖,他判斷神宗對王安石已隱隱有討厭之意。即使王安石和自己站在同一政治立場并且有舉薦之恩,他也沒有手下留情。熙寧六年(公元1073年)元宵節(jié),王安石騎馬入宮觀燈時被皇宮衛(wèi)士攔住,要求他在宣德門外下馬。雙方鬧將起來,最后驚動了神宗。神宗重罰了衛(wèi)士。蔡確卻上奏直言此事是王安石錯了,衛(wèi)士不應(yīng)該受到處罰。神宗對蔡確的膽識頗為驚異,自此認為蔡確可以擔(dān)當(dāng)大任。
蔡確在臺諫官任上政績頗豐,但也因為在審案中玩弄手段、羅織罪名引來許多爭議。雖然其中不乏反對派的惡意攻擊,但他確實也利用職權(quán)撈了不少政治好處。
神宗重用翰林學(xué)士許將,遭到眾臣嫉妒。蔡確審理太學(xué)生虞蕃訴訟學(xué)官一案時,牽連甚廣。許將釋放了一些無罪的太學(xué)生,卻遭到蔡確借機陷害,導(dǎo)致其被捕入獄。史書中說,被捕的官員被關(guān)在一間屋子里,吃喝拉撒都在一起,遭受了非人的待遇,受審屈打成招者亦有之。蔡確在官場上長袖善舞,踩著別人上位的事兒也沒少做。他彈劾參知政事元絳,說他斷案時接受了囚犯的請托。元絳因此被貶,蔡確得以趁機上位。
元豐時期是蔡確政治生涯的頂峰,他擔(dān)任宰執(zhí)大臣長達7年之久。從籍籍無名到位高權(quán)重,蔡確日益驕傲自大,爭名奪利之心日盛。神宗想要模仿《唐六典》修改官制。為了獨攬大權(quán),蔡確耍了些陰謀手段。他對王珪說:您久在相位,必定拜中書令。又對神宗密言:"三省長官位高權(quán)重,不需要設(shè)置中書令,只需要讓左右仆射分別兼任兩省侍郎就可以了。"神宗接受了蔡確的建議。不久,蔡確如愿以償獨自掌握了大權(quán),王珪只能拱手聽命。
哲宗即位,蔡確轉(zhuǎn)任左相,高太后垂簾聽政,任命韓縝為右相與之抗衡。對蔡確而言,時局十分不利。
御史劉摯、王巖叟在朝堂上接連彈劾蔡確,說他擔(dān)任神宗山陵使時,不在外住宿,不侍奉靈柩,犯了對先帝大不敬之罪;又羅列熙寧、元豐年間蔡確造成冤假錯案、施行苛政等理由要求罷免他。隨著保守派陸續(xù)返朝,司馬光、呂公著要全面廢除新法。蔡確努力阻止,并且把責(zé)任都攬到自己身上。在愈演愈烈的政治風(fēng)波中,他心中了然新政已經(jīng)無法持續(xù),因此主動提出去職。元祐元年(公元1086年)二月,蔡確被罷相外放。
從相位到地方官,蔡確的苦悶心情可想而知。一日,游覽至車蓋亭,徜徉在湖光山色中,胸中塊壘似乎也散去多半。脫去朝服,他依舊是那個閑散超脫的文人。十首絕句在蔡確筆下一氣呵就。
本來只是興起而作的詩歌,到了別有用心之人口中變了味道。吳處厚因為政治立場及早年仕途受阻的問題和蔡確積怨已久。他抄取了其中的5首,發(fā)揮了人生中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,把詩的內(nèi)容歪解一氣,上奏彈劾蔡確這是在含沙射影,諷刺朝廷,諷刺太后。
政敵的不斷挑唆終于成功惹怒了高太后,她下令把蔡確貶到最偏遠的嶺南,新州。新州是什么地界呀?偏遠,荒蕪,貶到那里幾乎等于判了死刑。處理蔡確的詔旨一出,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,很多人為其鳴不平甚至因此獲罪。宰相范純?nèi)?、左丞王存在高太后面前替蔡確說情。御史李常、盛陶、翟恩、趙挺之、王彭年因為沒有彈劾蔡確而獲罪被罷官。蘇軾也上書勸說高太后此事不宜鬧大……但終究沒能改變蔡確郁郁成疾,殞命嶺南的命運。
蔡確的政治生涯中有睿智、務(wù)實與強敏的一面,也有貪慕權(quán)勢、好大喜功的人品瑕疵。他有平和超逸的好文采,也有急功近利的官場習(xí)氣。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宦途揣摩上意,見風(fēng)使舵;在新舊黨爭的政治漩渦中,也能堅持立場,把責(zé)任攬于一身??梢哉f,他的職場生涯成也"站隊",敗也"站隊"。
新舊兩黨互相傾軋的歷史背景下,蔡確被對手非議,慘遭貶黜,乃至被《宋史》打入"奸臣傳",作為個體,他實在沒有還手之力。蔡確死后,北宋王朝在新舊兩黨的相互傾軋中更加風(fēng)雨飄搖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