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鞘姜原屬于姜科中的閉鞘姜亞科,現(xiàn)已從姜科中分出成科,即閉鞘姜科。閉鞘姜科與姜科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,前者植物體無芳香,葉螺旋排列且葉鞘閉合呈管狀;后者揉之有芳香氣味,絕大多數(shù)的葉鞘呈開放狀。閉鞘姜科在全世界有4屬,約100種,我國有1屬5種。
閉鞘姜為閉鞘姜科閉鞘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因其葉鞘寬大且閉合,故得“閉鞘”之名。閉鞘姜廣泛分布于我國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,喜歡溫暖、光照充足且濕潤的環(huán)境。
森林求得一片生存之地不易,深諳此道的閉鞘姜對環(huán)境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,無需多加照料便可野蠻生長,雖是草本植物,但最高可長到3米。閉鞘姜分布廣泛,在各地的俗稱也比較多,如廣商陸、樟柳頭、老拐棍、水花等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螺旋向上,爭一縷陽光
疏林下、山谷陰濕地、路邊草叢是閉鞘姜的常駐之地。這種環(huán)境對于許多植物來說并不友好,缺少陽光是最致命的問題,但森林中的物競天擇也如同戰(zhàn)場一般,難以兩全其美。每種植物完成個體生活史,都需要一定的物質(zhì)和能量等有利條件做保證,對于閉鞘姜來說,即使處于疏林中,光照也非常有限,但陽光是其生長發(fā)育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。
螺旋結(jié)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形狀,也是閉鞘姜求得生存的法寶。為了爭得一縷陽光,幼苗時期的閉鞘姜會以一種螺旋向上的形態(tài)生長,每片葉子都整齊地排列在主干外側(cè),酷似螺旋的階梯結(jié)構。螺旋結(jié)構使得寬大的葉面之間不會出現(xiàn)重疊,也不會相互阻擋陽光,真正保障了每片葉子都有平等的機會獲取陽光。隨著植株的成長,陽光也越來越充足時,這種螺旋向上生長的形態(tài)會慢慢地被矯正為直立生長,螺旋的形態(tài)日漸不明顯,即使是直立生長,葉子也會保持環(huán)狀錯落分布,盡可能避免相互遮擋而影響采光。
攜手開花,白頭到老
仔細觀察閉鞘姜的花,呈穗狀花序,橢圓形或卵圓形,花序能長到5-15厘米。閉鞘姜有苞片,苞片呈卵形、革質(zhì)、全體通紅,在綠色的森林中格外耀眼,既能吸引傳粉者到訪,也能起到保護花冠的作用。閉鞘姜的花由不發(fā)達的花被片、退化雄蕊形成的發(fā)達唇瓣、可育雄蕊、雌蕊等部分構成,花瓣呈白色,長約4.5厘米,上面被柔毛,基部是鮮艷的橙黃色,極具觀賞價值。
閉鞘姜花期為7—9月,花期時會從下到上依次綻放兩朵白花,同開同枯,如同攜手相伴,共度余生的伴侶。因為其特殊的開花節(jié)奏和潔白的花瓣,人們常常將其視為美好愛情、白頭到老的象征,因此,閉鞘姜也俗稱“白頭到老”。
“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,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……”也許這是閉鞘姜花在植物世界里的生動演繹。
用途廣泛,可食用也可觀賞
閉鞘姜是一道傳統(tǒng)的野菜,海南山區(qū)的黎族食用閉鞘姜已有很長一段歷史。閉鞘姜對雨天雷電敏感,越是風雨雷電交加的天氣長勢越好,因此在海南又被稱為“雷公筍”。
早在1999年,海南省就將它視為營養(yǎng)豐富的綠色野菜進行推廣,廣受市場的歡迎。閉鞘姜的嫩莖營養(yǎng)價值高,富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粗纖維、碳水化合物,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(zhì),每年的2-10月,海南地區(qū)的人們就會采收嫩莖食用,鮮嫩的莖既可炒食,也可腌制成酸筍,美味又可口。
閉鞘姜也可作鮮切花、干花或庭院花卉。閉鞘姜對生長環(huán)境要求不高,無需精心呵護和照料,易栽培,加上花期長,瓶插壽命長達15-20天,又有愛情美好和白頭到老的寓意,特別是開花時亭亭玉立,極為雅致,因此在花卉市場上也有一席之地。
(來源:中科院之聲;作者單位: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)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