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浩瀚的典籍當中,這本書也許是最獨特的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他的作者是一個不識字的樵夫,卻以口傳的形式,留下了這部千古杰作。
他是一位最普通不過的平民,尚未出家,卻得到了禪宗五祖所傳的祖師衣缽。
歷代禪宗祖師、佛門大德的著作皆不可稱“經(jīng)”,他留下的唯一著述卻被后世人頂禮膜拜,尊稱為“經(jīng)”,得到和佛祖一樣的榮光和待遇。
他,就是被稱為“肉身菩薩”的禪宗六祖——慧能大師。
他的著作就是中國佛教僧人著作中唯一被稱為“經(jīng)”的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。
01
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:一定要讀的人生教科書
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,曾經(jīng)列出中國人必讀的九本書,其中就包括這一部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。
錢穆先生甚至把此書與《論語》《老子》放在三足鼎立的尊貴地位。他指出:
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乃是中國第一部白話作品,宋朝兩代理學家之語錄,也是受了此影響。
依照佛門慣例,佛之金口說法始稱“經(jīng)”,菩薩們的祖述則稱“論”。只有慧能《壇經(jīng)》卻稱“經(jīng)”,此亦是佛門中一變例,而且是一大大變例。
復(fù)旦大學王德峰教授在談?wù)摗读鎵?jīng)》時說的:
有些書是非讀不可的,比如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,中國人很好的人生教科書之一,是人生必讀書。
讀不懂沒關(guān)系,但是一定要讀過,完全懂不可能,但將來遇到人生困境,這些話總會想起來。
前幾年,清華、北大的領(lǐng)導(dǎo)各自邀請幾十位國內(nèi)知名教授給本校學生開一份大學生閱讀書目——
非常巧合的是,兩校邀請的教授都把《壇經(jīng)》列為大學生閱讀參考書目,倡導(dǎo)當代的年輕人,也應(yīng)該讀一讀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。
有人說:
少年青年讀《論語》,知道要做什么;
中年讀《道德經(jīng)》,知道不要做什么;
老年讀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,知道要去哪里。
當然,這只是一個簡化的說法,并不是說一定得等到那個年紀才去讀,只要你識字,隨時都可以,而且越早讀越好。
以《壇經(jīng)》為例,無論是否理解,都應(yīng)該盡早讀一讀,定獲益匪淺。
02
慧能大師:從砍柴樵夫到禪宗六祖
要認識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,首先要認識六祖慧能。
根據(jù)《六祖壇經(jīng)》的記載,慧能本姓盧,父親本來是范陽人,被流放到了嶺南?;菽芗揖池毢?,三歲喪父,和母親遷居南海。稍長,賣柴養(yǎng)母。
偶然聽人誦《金剛經(jīng)》,有悟。公元672年,六祖辭別母親,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法。
惠能初見五祖弘忍,五祖問他:“你是哪里人?來此山中禮拜,所求何物?”
惠能回答:“弟子是嶺南人,今故遠來禮拜。不求別物,惟求作佛之法?!?/p>
五祖聽了后,便略作指責地說:“嶺南人無佛性,為何還要求作佛!”
惠能回答說:“人有南北,佛性豈有南北?嶺南身與和尚身不同,佛性有何不同?”
五祖略略吃驚,還想和他共議,看見左右有人,就沒有再多言,發(fā)遣惠能,讓他隨眾做雜務(wù),終日舂米。
在惠能進寺八個月后,有一天,五祖召集門人,命人各呈一首偈語,五祖的大弟子神秀在廊上寫了一偈:
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臺。
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
五祖看到后說:“汝作此偈,見即未到,只到門前,尚未得入?!彪S后略作贊嘆,讓大家念誦。
惠能見此偈后說道:“美則美矣,了則未了。”于是他請人在神秀的偈邊寫下: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
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五祖看到惠能此偈,心中震動不已,但不露聲色,用鞋子將偈擦去,對眾人說:“此亦未得了。”就叫他退下。
五祖悄悄來到碓房,問惠能:“米熟了沒有?”惠能答:“米熟久矣,猶欠篩哉。”
五祖以杖三擊碓石而去。惠能會意,三更來到五祖房中,五祖給他說《金剛經(jīng)》,當講到“應(yīng)無所住而生其心”時,惠能徹悟,說到“一切萬法,不離自性,自性本不生滅,本無動搖,本來清凈能生萬法?!?/p>
于是,五祖就付衣法給惠能,正式傳他為禪宗六祖,并念偈語:
有情來下種,因地果還生。
無情復(fù)無種,無性亦無生。
五祖勸他最好藏起來,避免其他僧人來爭奪。等到時機成熟再公開宣揚佛法,并教他“衣止不傳”。于是六祖攜帶衣缽,得法而去。
六祖來到嶺南,在廣東四會一帶的獵人隊間度過了15年的隱居生活。在唐高宗年間,才公開露面。
這年正月初八,六祖來到廣州法性寺(今光孝寺),在那里聽印宗法師講《涅槃經(jīng)》。
當時因“風吹幡動”,引起兩個僧人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。六祖一語道破:“既非風動,亦非幡動,仁者心動?!绷畋娚鬄轶@嘆,引起了印宗法師的關(guān)注和尊敬,知道此乃五祖?zhèn)魅耍垶樯献?/p>
正月十七日,由印宗出面匯集當?shù)馗呱疄榱嫣甓?。二月初八,又由智光法師主持授具足戒?/p>
次年春,六祖離開法性寺,北上到韶州寶林寺(今韶關(guān)南華禪寺)開山傳法,前來送行的有一千多人。
在寶林寺,六祖?zhèn)鹘陶f法長達37年。他的言行后被弟子法海匯編成書,這就是被奉為禪宗宗經(jīng)的《六祖法寶壇經(jīng)》。
標簽: